這個世道是否歪理常存,正義泯滅?
人總會有犯錯的時候,要「勇」於面對錯誤,要承擔責任,這是誰都知曉的道理。知並不代表能付諸實行,若不知悔意,將有利於己的理據加諸於己,為之歪曲事實,實為歪理,這種人最可恥!若再將這個歪理傳送給周遭的人,意圖以群眾效應,將歪理轉化成事實,這種人為天下最下等人!
「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孟子公孫丑上》意思為:自我反省,如果自己理虧,哪怕面對手無寸鐵的布衣百姓,我能不害怕得心驚肉跳嗎?相反,如果自我反省之後能夠理直氣壯,無愧於良心道理,即使面前是千軍萬馬,我也勇往直前,決不退縮!
理直氣壯而勇往直前,當然是「勇」;但能在面對無權無勢、羸弱無辜的人時,因一己理不直,而感到畏懼慚愧,並承認自己的錯誤,這當更勇敢 —— 是真正的「勇」!
我以為不單面對自己時該如此,面對我們周遭的事也當如此 ——
是其是,非其非,我們絕不能因對方的地位身份、或懼怕的影響人際間的「和諧」等外在因素,而閃爍其辭、而避而不談、而袖手旁觀……,這是泯滅是非公義!
誠然,「知」與「行」是要一致;然而,一旦要落實到日常生活中,一己的心總被自己的言辭所陷溺—「無做呀!」「唔好屈我呀!」「好少事啫!」「借嚟用用啫,唔駛咁緊張!」「呀邊過都係啦!無理由淨係話我!!」…… —— 最顯淺的道理,就這樣埋沒在信口而出的說話中!
「惡夫佞者!」巧舌如簧、能說會道、善於用言辭討別人喜歡,孔子叫「佞」(小人)。孔子對「佞」是罵不絕口。(李零語)何況以言辭掩飾過錯的人呢?大概是「佞」也不如了!
人與人的交往,少不了言語,言語就是行動,因此我們當須更謹慎:有時我們只想把推搪的說話留在口頭,心裡不是這般的想法,但這正正就是缺乏勇氣去承擔,這正正就是知而不行!
4E同學們,這個世道仍然是正義長存,我是相信的,惟要以行動證之!
2009年10月10日星期六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Dear Ms Wong,
回覆刪除As I've said to my 4D class, the new curriculum is both challenging and inspiring to all of us. One of the innovations is our class blogs so we all have a platform to share our opinions and especially our ethical values with our students which we were unable to do in the past !
Making mistakes is never terrible but denying it ! Take my class as an example again, I've told them to confess their mistakes (e.g. forgetting to do their HW or bring their books) instead of covering them up or blaming the monitor/monitress for not reminding them. As a Chinese, I'm always proud of our long-lasting ethical values, though the reality keeps disappointing me. Anyway, it doesn't mean we have to give up or take it for granted. What we should do is doing our best and trying to pass the message to our next generation as well.
我同意您的看法!
回覆刪除每個人都會做錯事,但最重要的是勇於承擔,然後努力改過。
正所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先要『知』,後要『改』。
如果連知也不知,那如何改?
怎樣才會知?問題在於我們有否反思自己,有否誠實的面對自己。
怎樣才是改?承擔承認自己的責任,決心改過,還要誠實的面對他人。
逃避責任,歪曲事實,只會錯上加錯,令人痛心!
我相信真理是長存的,只要我們依然堅持正確的價值觀,並把它實踐。
Dearest Joe Chan & Lai Yin,
回覆刪除謝謝您們的分享,往後多些交流,提昇新一代的價值觀有賴我們一群善類的教育工作者。
Love
Cindy Wong
近代中國有一位很出名的教育家,曾經到美國留學,取得政治學碩士資格,回國後全身投入教育工作,一個永遠不會富貴起來的行業。他是誰?陶行知是也,(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連他的名字也是有段故的,話說先生本名陶文濬,因欣賞王陽明「知行合一」學說改名為知行,後認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又改名為行知。
回覆刪除如今現代人知道實在太多了:環保,關社,愛國,反思,終身學習,全球一體化...。真是應有盡有,咀裡說得多動聽,欲把一己的私慾掩藏起來,騙人瞞己,混淆不清。甚麽是知,知而不行者是否算得上知?
我經常告誡自己,不是我口說甚麽算數,我做了什麽才是最重要的。我要求學生努力,我豈可偷懶;教導他人不斷學習,我那有道理不去學不去試新東西;我要求學生多讀課外書充實自己的素養,我需要讓他們見到一個活生生的實例。
同工們,我真心希望教育界多一些行者,以身教取代單一的言教。
Dear何園丁:
回覆刪除謝謝您的分享和意見,我認為每個人懂得明辯是非是同樣重要,就算周遭環境如何惡劣,只要堅守自己的信念,仍然繼續勇敢向前。同學們,你們謹記以上首次蒞臨4E Blog三位老師的教誨,願往後大家繼續交流。
Miss Cindy Wong
每個人總會有犯錯的時候,勇於承擔是一定要的。但每個人總會有懦弱的時候,尤其是面對一些比較惡的人,人總會想退縮。所以我認為我們在別人犯錯時,我們不應一開始就罵他們,嚇怕他們。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犯了錯的人不用負責,只是不能一開始就對那人惡言相向。我認為這是加強我們勇氣的好方法。
回覆刪除我認為最有效減低自己被罵的機會不是為了自己而歪曲事實,而是三思而後行。人們往往是因為衝動而犯錯,所以在做之前想一想是最好的。
鄒安貽
人在犯錯時,只要肯認錯就是勇敢的表現。但是知和做是兩樣不同的動作,如果不知而做錯是情有可原,但知而不做或因為一時口快說了不該說的話,則成大錯。所以我們的言行必須更謹慎,以免做錯後不敢承擔。
回覆刪除這是我在這文中得出的結論。
徐穎怡
俗語「錯就要認,打就要企定」前者我是認同的,犯了錯就勇於承認,不要逃避責任.勇於去承擔,我相信承擔會比逃避來得實際,誠懇地說聲對不起,對方想必會諒解,心中的怒氣也會隨之而有所減少.贊同後者減少的人,個人認為沒有人會做這樣愚蠢的事,打就當然是三十六計,走為上計la..
回覆刪除吳凱琪
俗語說:我們應從錯誤中學習。
回覆刪除要知錯,才能改。
知錯而不改比不知錯而未能改更嚴重,正如文中所言,應要知行合一。
當然,小心謹慎減少犯錯才是治本的方法。
陳家雯
新一代青少年往往難以有勇氣承擔,做錯事只會推卸責任,而文中提到的「呀邊個都係啦!無理由淨係話我!!」正正是最常出現的。
回覆刪除從現在起,我們應鍛鍊自己成為一個「勇者」,勇於承擔責任者,而非弱者,不斷地逃避。這樣,我們將來就能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家庭有承擔的人。
最後,感謝各位老師的教誨,希望各位同學也是一個「勇者」!
楊凌舒
或者從這篇文,可以學到兩條道理;
回覆刪除而這兩條道理,都是和{勇}有關.
在成長的過程,跌跌碰碰,人難不免會犯錯.
有人為了逞強,將責任加諸在別人上,把道理歪曲.
他們可能認為自己很聰明英勇,因為利用了別人承擔錯誤,避過責任。
但是,他們其實才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人!
這根本和{勇}沾不上邊,只是敗給錯誤而已!
橫蠻的一錯再錯,走的只是一路死胡同!
所以我們做錯事,定要好好誠實再改過,才稱得上{勇}。
另外,
當我們知道別人犯錯時,不應教他退縮,而是{勇}敢地指出別人的錯誤,著他糾正。
這樣才是{拯救}他人的真正辦法!
張潁詩
抱歉,剛才忘了報上自己的名字。
回覆刪除現在後補 :
俗語說:錯不要緊,最重要是從錯誤中學習。
知道錯,固然要改,當然是「勇」
但知錯不改,只是在逃避,推卸責任,絕對不是「勇」。
但遇到比自己強大的人,做到「勇」談何容易?
所以從現在起,就應該學習去當一個「勇者」,
灌輸正確的觀念給自己,自己才能減少犯錯的機會。
若能做到三思而後行,當然更好。
麥俊瑩
勇者並不容易去做,但我們至少應該去嘗試,繼而一步一步地改進。
回覆刪除錯誤是每個人都有可能犯的,但知錯的又有多少個呢?
其實只要知道錯誤,把它改正,人們都會原諒他們的,相反執意不改正就會令別人覺得他們不敢承擔,最後的結果只會由他們獨自承擔。
只要每個人都不推卸責任、不自欺欺人,要做到正義長存又有何難?
林麗欣
當我們做錯了事而受過教訓後,我們應該要自我反省,想想解決方法,是因自己性格一時魯莽、衝動而行差踏錯,還是受外在環境因素影響而判斷錯誤,對於後者,解決辦法並不難,只要接受上一次經驗的教訓,下次不要再犯便行了。譬如上次被絆腳石絆倒,下次只要不要再選擇這條崎嶇難行的路便可以了。相比做錯事懂得知錯能改,並付諸實行改變惡習的承諾,難比登天,人總愛走捷徑的,怕負上重擔,怕受處分的熬苦,怕麻煩,亦有可能失去富貴,例如被媽媽扣減零錢,可能失去權貴,當公務員的知法犯法,結果被革職,嚴重的話,更有可能失去親情、+幾年的友情,人有句話常常掛在口邊:「下次咪不會囉!」我說這種只是藉口,我有時被師長多次提點時,常常用着這句話,內心只想他們快點閉嘴,我們以品性難改為藉口,自己也不想面對,其實知錯能改是天經地義的事,我不明白人把這種所謂「勇於」承擔後果的人偶像化,是理所當然的事。「一子錯,滿盤皆落索」,做違背良心的事,是作了多麼沉重的賭注啊!因此,人知犯錯卻處處隱瞞,是人之常理,但我們卻想不到,大錯的鑄成由於每次犯下小錯沒有認真反省,經不起小懲罰、小挫折,貪小便宜,因此子女自小不被好好管教,長大後就任意妄為了,於是推卸責任,又說:「個個都係咁架啦!佢......邊個邊個仲衰過我......」,簡直「五十步,笑百步」,我想,如果我們要這樣說便大錯特錯了,人這樣互相推卸罪責,那麽第六+億的無司再推,成為千古罪人了,豈不是死後要下超過一百層地獄?我相信知錯不能改的人是偽君子,但我並不贊同那些知錯能改的就反而受人敬仰,我個人認為還是有點掩飾錯誤,將功抵過,不論勇氣與否,承認悔改始終是天經地義的事,正所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回覆刪除人誰無過?我們做錯事就要承擔責任,不能逃避,要知錯能改。
回覆刪除然而,最好當然是小心一點,不要犯錯。
劉博雅
勇於承認之知錯能改後是對的,做到的話的確十分好,但有時我們犯錯後都不會勇於承認是因為我們心裹十分害怕,我覺得承認錯誤要很大有勇氣,比犯錯需要的更多,唯一可做的是盡量不去犯錯,不過人總會有錯的,所以我們只好記著犯錯後勇於面對錯誤,承擔責任
回覆刪除黃詠聰
這道理看似十分簡單,但要實行起來也不容易呢。看到很多成人雖然有很高的成就,但在下屬、孩子面前也不願認錯,甚至推卸責任,十分可恥!說到「勇氣」,自己是硬著頭皮去認,因為知道是錯了,要讓自己知道,才能進步。
回覆刪除至於口和心要一致,我承認不是每一件事也能做到,但也會試著、學著。
巫曦妍
做錯事推卸責任,不知悔改的人在現今社會中多的是。雖然很多人都能夠說自己一定會承認錯誤、會改過,但能實踐的又有多少?人總會有做錯的時候,而我們就應在這些時候學習怎樣承認錯誤、怎樣悔改,訓練出面對錯的勇氣,這才是真正的實踐。
回覆刪除潘嘉渝
承認錯誤是「勇」。
回覆刪除我們做錯事自然要承認,大部分人都做的到即時的承認,而改正則不然。改正需要更多的恆心,日日夜夜地提醒著自己的錯誤。改正才是真正的承認錯誤。
余珮賢
人人都曾做錯事,但如果肯認錯和改正,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
回覆刪除梁穎琪
各位老師:
回覆刪除很感激您們的教誨!除此之外,我認為做錯事要真心改過,還很需要我們放下自我的,因為若只是為求鬥氣和面子而勉強自己作出改變是毫無意思的,只會使自己愈錯愈深,最終無路可退,值得嗎?
林向怡